從國小開始,就在學校課本、新聞媒體、師長介紹還有旅遊見聞裡認識了各式各樣的原住民,他們的生活、藝術和文化,是平日時常聽說和了解,但仍然是非常表面又淺顯的,止於書面字句、節目慶典和他們給遊客參觀的村子。
我所理解的臺灣原住民,是在十七世紀對岸尚未大量移入前,已經居住在臺灣及其鄰邊島嶼的住民。但現在原住民族漢化程度已相當深,據我所知,文化特徵還很明顯的高山族原住民共有十三族,有阿美、卑南、泰雅、賽夏、布農、鄒、排灣、魯凱、達悟、邵、噶瑪蘭族、太魯閣族、撒奇萊雅族。平埔族部分由於大多已漢化,已失去其原有的語言和習俗;目前計有八族,有凱達加蘭族、路易朗族、巴布拉族、道卡斯族、貓霧揀族、巴則海族、洪雅族、西拉雅族,而邵族、噶瑪蘭族這兩族有些人也會分成平埔族。
以前時常聽人說,原住民懶散又愛喝酒,一點也不努力進取,導致我對原住民有不好的認知;後來隨著學習和了解,才知道依據原來的法令,原住民的保留地無法向銀行抵押貸款,他們看似坐擁山林,但無法讓他們獲得生產所需的資本,自然沒了競爭力。再加上原住民在漢人為主的資本主義社會中,被迫全面改造了生產方式、風俗習慣、信仰體系與價值文化,又受到資金、技術和管道等各種限制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,因此有了失業、酗酒等問題。又多年來原住民為了接受現代教育,拋棄了他們的文化,卻又無法跟得上時代、世界潮流,淪成「文化雙盲」,忘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價值,卻是又成為強勢漢人文化的邊緣人。
但漢人社會的輿論,從未分析原住民問題的根源,卻以原住民「天性如此」和「素質低落」來解釋他們的生存痛苦。這種倒果為因式的理解反映在政策的擬定,只是一堆殘補式卻從未對症下藥的措施,不僅未解決原住民的問題,反而製造出原住民浪費國家資源的污名。
從原住民的情況,我認識到如何看待弱勢群體;當我們看到一個群體在社會發展上遲滯不前時,必須超越刻板印象的慣性思考,跳脫社會批判,檢視是什麼原因限制他們。因此,若有心改變原住民的情況,不需要投入許多的設備與資源,而是要改變思維、改變方法,尊重其歷史社會文化,以漢人思維為中心的政策是幫不上的,要從他們的角度切入,為他們建立機會和信心,創造一個夢想、一份動力,才是一個多元社會應該做的事情。
留言列表